2023年11月19日星期日

量變質、質變量

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同時充斥著大量平但質量差的產品。不過這只是每個工業國家必經階段。現在在淘寶買的東西,簡值價廉物美,客戶亦非常好。大量的制造過程,形成質量不斷提高,亦質量提高,訂單相應提高,量變質、質變量。除咗產品方面,整個的供應鏈健全及運轉快速都形成競爭優勢,這做就SHEIN及MINISO的出現。



2023年11月13日星期一

內捲問題

港股整體表現令人沮喪,無論印花稅減到零亦於事無補,因為核心於大家對國內經濟的擔憂。

今日地產商的困局,源於當年大家一鍋蜂去拼scale up,而銀行又拼scale up去配合地產商 (銀行本身係需要衡量地產商盤數才借款,但好似失效),供應商又拼scale up去配合下游的地產商 (供應商無唸credit risk的問題),簡單來說就係先唸做大,才唸做強。這番操作後結果便是產能過剩,財務槓桿過大、應收賬過大,最終便是恒大的現象。

這狀況廷伸至光伏,當大家都覺得光伏有得做, 便一喎蜂去做,甚至有跨界的参予者,例如本來做地產的、食品的都加入。龍頭為咗保持龍頭地位,唯有增產能,其它参予者亦增產能,形成現有参予者及新入者的所有產能己經令中國內部及海外都食不消,個個唯有減價去消產能,內捲便出現。減價令盈利受懕力,同時負債擴張,最後資不抵債。

內捲情況亦發生在其它行業,如鋰業等。

由於地產這架馬車增長失效,要唸其它增長的地方。現在聽聞重心將移至高端工業制造業(組成GDP有10+%) 如晶片及新能源汽車,希望透過工業增長去彌保地產放緩。不過預計未來制造業產能過剩便會出現。因為這些產能本地不能完全吃消,需要出口,但要面對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上面只係我所理解,但國家大事始終未輪到小股民去明,更加無能力去影響,因此在選股要特別小心,要懂得上車及適時下車。



當在虧損時

 當你在虧損時, 好想唸方法令回報返到正數,而今次自己郤連犯兩次錯誤。第一係比亞廸電子盈喜時高位追入,此股其實留意好耐,但始終無勇氣買入,因為想更加確實資料後才買入,其實這支股票有很多跡象可以早買入,例如此股的新能源汽車電子的發展、智能裝置、手機、電子煙等都前景明亮,同時早期此股於低位徘徊,下跌風險低,上漲機率高。股票經常要在不確定時找到未來確定的軌跡才能小輸大贏。

第二錯誤就係將持有的百融雲沽出,有一日突然大升並大成交,於是心唸先沽再於低位買入,可惜價位再升,中間曾接近沽出位但無把握買回,原來沽出的選擇都要謹慎行事。

兩件操作令人我更明白無論買入或賣出都要謹慎行事,同時更明白畢菲特曾比喻選股好似一張卡只有20孔俾你打。當然我哋常人不能跟畢菲特一樣,但這代表你買入時那種態度及精神。

在投資中, 人性的本性表露無遺,亦係自我提升的磨鍊!

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

港股的未來

 港股過去表現不如人意,特別今年至今的表現。未來能否否極泰來?

面對西方國家的打壓,國內經濟的擔憂,特別係以前地產帶來的財富效應消失、更趨嚴緊的監管、民間企業投資低迷、年青失業率高企及消費信心的低迷,同時外資走潮情況下,港股何去何從? 對於筆者來講,係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筆者曾經希望透過股票投資來達到財富自由,可惜至今差不多6年的全身投入,仍一無所成,這種堅持能否繼續堅持? 轉戰其它戰場,如美股? 可能係筆者能力有限?!  因為都有很多人依然能在港股大賺!

未來往往係未知之數,港股好似好低,但誰可知日經指數可以迷失幾個十年! 

筆者依然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加圈,選股會更加謹慎,務求堅持做到第一條定律(不要輸錢)及第二條定律(不要忘記第二條定律)。

堅持,堅持再堅持!



2023Q3

 YTD -7.5%, 持股依大至小:

長飛光纖
此股由2022年1月至今, 這一隻係週期股,最大增長年2022年己過,所以今年2H業績能否保持1H是一大疑問。雖貴為龍頭,但不敵低增長或甚至負增長預期,加上外資撤退下,只希望可以去到年結價落車。

五谷
1H2023雖有好成績,可惜無派息,令股民失望而股票下沉。公司開拓新渠道,看能否迎來另一番增長及替代櫃位的做法,不過若大增長亦不要太開心,因新渠道會否積壓存貨係一個風險。公司上市至今只派一次息,雖有百事加特,可惜至今業績表現普通。

百融雲
此股主要係金融公司的BI外包,由上市至今業績都能保持增長,唯一係擔心個人資料收集政策風險,此股涉及金融公司的客戶資料。要時常留意政策,可加小注,但同時要懂時機落車。

現代牙科
1H2023年表現良好,唯一擔心公司未曾連續兩個半年業績增長的記錄。此業務應受惠各國人口老化的趨勢,同時大股東亦願意同小股東分享成果,值得加分。這可加注的個股。

東江集團
1H2023令人失望的業績,其實應留意無盈喜不要太激進,所以微蝕減持,同時工業股未來可能要小心選擇,此股會侍機清倉。

信邦
1H2023有滿意的業績,業積以價增主要帶動(量只係少量增長)。汽車減價戰雖未受影響,但亦不能期望太高。

赤子誠
1H2023銷售無增長下而盈利大增,主要受惠於KOL的成本控制,加上8月收購,Q3至Q4業績可期,此股有些咸魚翻生。似乎大股東能以盈利為主導,值得欣償。不過始終公司的社交競爭環境太激烈,而遊戲業績亦受先天性的生命週期限制,更不能與核心的遊戲玩家比較,因此若有大升便要落車。

海底撈
唯一一隻能在此環境而經營得好的餐飲股,不過相信仍不能敵過消費降級的地心吸力,因此侍機落清倉。

味千
1H2023業績增長,可惜又係無派息,令自己高位買入中伏,唯一等待價低買些去拉低平均價,以大股東過去記錄,年尾應該會派息,希望派得好,可以財色兼收。

現金持有約50%。

期內減持頤海,此股係虧損嚴重,主要受到的教訓便係不要以歷史的PE及價錢去買入,應以前景去衡量,所以買入時太高價,當然亦受國內消費影響;另一大虧損的股便是京東精電,此股曾於高位減持部分,之後下跌少少又再買入;其實國內汽車減價戰一定波及上游,自己知亦未能及時清倉,係一個大教訓;另一隻汽車電子英恒科技亦在期內清倉,可惜未能全部在高位減持,算能抵消以上兩股的部分虧損。

期內短炒中煙香港、巨子生物及雅廸,總括微賺離場。

來季: 將侍機清倉長飛、東江及海底撈,味千待好價增持部分去拉低成本價,百融雲/現代牙科待Q3營業數據出後再打算(除非中間大上會減持部分,於支持位再買入),五谷有啲等運到的感覺,而赤子誠等爆上才減持。來季最終目標係能賺回這7.5%打和。

繼續努力!

2023年8月14日星期一

多聽多睇

中國面臨的經濟挑戰,相信大家都聽得唔少,不過有時聽下啲高人講下國內房地產的見解,令自己更清晰, 例如施永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QpdT1Fr9s&pp=ygUP5pa95rC46Z2S5pyA5paw
他的訪問真好過聽恒隆老板的教訓😅😅😅不過自己都要去分析下,不要人雲亦雲。

現在大家都期待緊中央出大招。

除咗港股,可能要真係開辟另外戰線!


倍數股的迷思

自己不斷研究股票, 希望能買入以倍數計的股票, 當中亦真係中過幾隻倍數股,不過最終獲利只有一隻半隻, 並且只係炒家炒起。同時亦真係觀察而無買入或買入早放,最終亦成為倍數股亦有幾隻。

經過這幾年的實施, 發現你覺得係(記著係你覺得係)倍數股,但真係買入並同時持久持有,好難。特別這一兩年,港股簡值係難玩到極點,有時都真係非常懷疑自己! 不過始終相信堅持。堅持繼續係市場不離開、堅持勤力學習、堅持反省、堅持自己係渺小、堅持謙俾。

希望大家一齊努力吧! 


2023年6月30日星期五

2023 Q2 回顧

 這應該係最差表現的一季, YTD-6.7%, 主要於季內執行力方面決心不夠大,形成知而不行! 

持股依比重如下:
1)英恒科技: 季內只減持很少部分,希望7月份能持續減持, 未能把握於5.5元樓上決心減持,乃是其中一敗筆;主要仍覺得公司護城河無麼可言,相對競爭者的實力實在太懸殊;

2)長飛光纖: 呢隻簡直係週期股的大教訓,由升一倍至跌至接近虧。受三大電訊招標左右股價,應該趁好消息要走,季內最好時機於17.5左右曾唸著走, 但亦係決心不足! 現唯有等待好少少價才沽出。

3) 東江集團: MT1最高級精密注塑公司及算係高息股之一,此公司亦係蘋果公司的供應商,管理層決心注塑產品於2025年相對2020年翻一翻,新產品方面有元宇宙(估計係Vision Pro)、 TV Micro-LED產品、硅胶產品等,公司管理層深知要面向藍海市場,因此亦不斷創新產品,希望年中有好成績(去年上半年基數亦相對低),財息兼收。對此股亦希望能持有一至三年。

4) 京東方精電: 此股受累汽車減價戰影響; 乃係大面積虧損之一,雖身為汽車面板龍頭,股價由高位腰斬,考慮由英恒科技部分換馬至此股。

5) 頤海: 買入此股邏輯以消費復甦,可惜事以願違,同時錯判頤海第三方銷售會提升佔比,可惜唸漏它主要賣火煱材料,加上消費降級,買入時亦係高估值價位,此股以虧損百分比算係最大,侍機斬損。

6)五谷磨坊: 季內橫行,618銷情未見有突破,似乎整體受消費氣氛影響。不知有無彩蛋-被資有化,股值含7-8成現金值。

7) 赤子城科技: 季內於1.8樓上減持3-4成,希望七月能減持晒。

8) 天寶-期內再小注買入天寶,因唸著睇好它係新能源方面的佈局,不過會沽,因為冒同一錯誤,就係公司技術含量低。

9) 貝康醫療: 留下警惕自己不要買慨念股,股價跌去90%

期內沽出亞美能源, 此股私有化價實在太低手,同時自己太早於1.7左右走, 未能等至1.83走貨,把所有套現的買入東江集團。

現金持有少於6%。

未來一季充滿挑戰,如何打這一盤爛牌,相信對自己一個大考驗,現只須堅持及學習,耐性及相信!


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

淺談中國的變化

 這幾年都有係淘寶買嘢,產品質素好及廠家靈活性強,送貨及服務都快,最重要係買咗一件產品成二千幾蚊,用後覺得唔對辦,要求退貨退款,想不到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及好快收到退款。中國制己經再不是假貨、貨不對辦等等,而係以客為主的高質量產品及服務,並且價錢好抵。當然仍有少數不法之商,但整體方面仍然令人滿意。

據Tesla所述,中國制的電動車接近90+%係本土化,這證明中國係電動車的完善供應鏈。我相信中國在多方面都有完善供應鏈,能自給自供,比其它西方國家包括美國,都未必能媲美。當然現時最大障礙仍然是半導體的自供能力及部份的軟件能力,不過假以時日,國家的政策驅動下,這些未來都未必係障礙。

多年來,中國係多方面包括科技、醫藥、軟件等都做到自主能力,國產替代作為未來主線;同時於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數字經濟及新興行業都長期戰略部署,這些都係未來成為超級強國的先兆。未來兩個超級強國競爭更加激烈!

中國有14億人口,約相等於所有西方國家的總和,隨著人均收入增加,未來能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內循環,同時外循環亦可以用強大的經濟實力係國際有更大的話語權。

最近中國的外交軟實力比西方國家更靈活,例如沙伊建交,西方國家被其人權等價值觀綁架,往往只能制裁或軍事行動解決,未能促進有效的外交政策。中國郤以經濟等軟實力促進影響力,這或者源於中國傳統那種關係的軟實力體現。

當然中國的體制相比西方體制那個好,這需要歷史慢慢去證明,我哋呢啲丁豆市民無咁既能力去判斷。現時中國以行政主導,所以對戰略性的執行更加快,為了避免以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家不斷優化監察及責任制度,同時明白不能以嚴人寛己,令人民更加信任政府,政府更要清廉,嚴己寛人,以人民為中心。新一代人由於生成於時代的變遷,經濟發達,生活質素改善,所以年青人都以國家為榮,都比上一代人更信任政府。

這些都係自己觀察所見,恕筆者才疏,能力有限,唸到麽就寫!


2023年4月2日星期日

2023 Q1 回顧

Q1波動都幾大,YTD回報10.1%,持股方面變化不大,依序如下:


1) 1760 英恒科技,此股持有一年,係舊年公佈業績後追入,於半年業績又加倉,令整體平均成本增加。 此股非常波動,曾經低至3元,高至兩次觸及6元時但自己並無先行獲利。2022年業績非常亮眼,盈利增長超過一倍,同自己預計差不多(基於管理層上年4-5月訪問時透露手上訂單而計出)。每次公布業績後股票曾經大跌,今次有法巴銀行發表報告後回升。此股主要做汽車電子,市佔大括於5%左右,龍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廸及特斯拉,因此估值相對低。此股風險包括1)最近汽車市況低迷,相信房地產低迷對財富效應有很大影響,而汽車係耐用品,所以有幾大影響;2)汽車減價戰可能波及上游的價格;3) 始終唔係龍頭股,因此競爭力會相對弱。 當然此股要有突破唯有被收購整合,希望能去到估值位而沽出大部分持股。

2) 6869 長光飛纖,持股超過一年,上年及今年業績同自己預計一致,一直向上,主要量價齊升。此股最高觸及20元左右,可惜自己基於歷史高位去唸未來估價而錯失獲利。未來要睇最新的招標結果而才能定價,相信若去高位,會減倉。

3)2686亞美能源,2022業績對辦,大股東公布私有化,只可惜價錢相對低,可惜自己無係1.74沽出,現在待能去到1.74左右便沽出。

4)710 京東方精電,汽車面板龍頭,可惜同樣受制於汽車市況低迷,曾在高位減持於稍低買入,現處於虧損狀態,可慮會否由英恒科技調倉過來。

5) 1579 頤海,2022年業績相對穏定,2H有反彈跡象。自己太早買入,仍有虧損。對管理層的強執行力及去海底撈品牌的方面支持,此股或者會加倉。

6) 1837 五谷磨坊,2022年業績幾滿意,不過無派息,所以散戶反應比較差。2H的增長特別係網上的銷售增長不俗,相信係百事最喜愛見到。之前曾經唸著沽出,不過食品股除咗頤海外,未找到其它有倍升的機率。

7) 9911赤子誠,此股2H業績開始走樣,MOU依然未有升幅,其實應該係2.2左右要沽出,因為公司含金量價值低,自己唸著會被炒高等運到,希望將來不要再犯低級錯誤。

8)其它持股非常低,包括海底撈,天寶及貝康。

現金持有2.2%

這季度係執行力方面做得唔夠堅定,並無按著邏輯行事,希望係呢方面掌握有進步。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

信心與行為

 今日崇拜時,牧師講到信心及行為的關係。若撇開宗教來說,我哋所熟悉有知、明、信、行。一個人的成功在於有認知或知識,然後明白知識的背後,更要相信它而最後實踐出來。而成功最後一關亦都係好多人未能做到,便是行動實踐。只有透過行動實踐,才能拙壯成長。

有些人先信、行、知、明。意思是說相信人的告誡或意見去做,透過行動去明白領略過中的知識,最後明白最終的意義。無論你用那種方法,最終只要循環去做,一定有所成就。

我經常認為要累積知識,實踐而知,然後變通應用,最後能創造新的知識及應用,這便是智慧,知識與智慧最大不同之處,當然兩者亦是一種良性循環。

投資亦然,每個人的知識、認知、能力、心態及耐性等都一樣,因此希望每個人當學習他人的時候,找出自己的成功投資之道。


2023年1月2日星期一

2022年年結

 2022年的表現都係令人失望,只有+4.2% (竟然同2021年回報一樣),年中曾有回報高至接近25%-30% (又同2021年一樣),可惜未懂先獲利再尋機會,持股方面依倉位如下:

英恒科技
這隻股於2022年曾見高位7元,可惜未能先獲利,更要命便是中期業績公佈後加倉,令平均成本提升,現時仍虧損中。能否回升要睇2022年頭的52億訂單是否被砍。這得到的教訓便是不要盲目將個股扣上成長股估值。

長飛光纖
這隻股於年中曾高見20元左右,因為2021年的投標量價齊升,加上東數西算,令股價大升,可惜亦未能在高位獲利,跟著便是大炒完散水,股價在13-14元浮沉。能否回升便要等2022年最新投標結果。這得到的教訓就係週期股唔係咁容易捉摸到。

亞美能源
買入主要係覺得油價高企,2022年應有15-16億利潤,有機派15%-20%高息,最新消息便是大股東有機會再增持,個人估計2-2.5元,根據過往應該一至兩個月便知道結果,希望能於2元左右賣出。

頤海
一隻太遲買入的股票。相信隨著中國放寛後,這隻股能再回飛,至於能否重拾昔日的升幅,就不得而知。

五谷磨坊
於約0.77賣後再於0.5樓下再買入,希望隨著網上銷售比例上升,能帶動百事全購,不過這樣的期望似乎比較被動,因此侍機清倉。

赤子誠科技
侍機清倉

天寶集團
年尾減持大部分,侍機清倉

7.5%現金




2022年12月6日星期二

地產股反彈的感想

 如果你能於地產股低迷時甚至在政策開始一鬆動時買入,你便有1-2倍升幅,地產股之前基本己跌出過破產值,自己亦未能所動,這便是所謂別人恐慌,你應貪婪但無貪婪!

當然現在講都係馬後炮,不過都值得自己思考,希望進步!